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背后的宁波大格局-ag人生就是博

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背后的宁波大格局
信息来源: 贸促会 发布时间: 2022-01-19 15:40 浏览次数:

近日,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正在马不停蹄地推进建设中。这意味着,宁波即将拥有它的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近两年以来,一所所高校、一个个院所的落户,让宁波成为一块异军突起的创新高地、一片天下英才竞相涌入的创新热土。

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是宁波的大格局。宁波希望通过把研究院及其本部科研成果与宁波产业紧密结合、转化落地,赋能宁波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辐射服务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有力支撑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

创新资源集聚的“蓄水池”

以研究院为平台聚集各方人才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作为新一线城市,人才底子先天薄弱的宁波要占得先机,并非易事,以研究院的名义招揽各方人才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2018年,产世宁在同行的介绍下认识了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了解到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是这里聚力打造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之一。基于专业的吻合、政策的支持,2019年,他带着带着关键技术入职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

他现在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新型技术,克服传统动力技术燃烧条件不足、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未来,这一技术将在航空动力、清洁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为能源电力、航空动力、汽车动力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而宁波,万亿级的汽车又恰恰是第一大产业。

世界级降温薄膜项目落户宁波

2018年,美国的杨教授带着项目来到宁波。经过5天4次飞行谈判,他决定把降温薄膜材料放在宁波产业化。这项全球顶尖的技术可以被广泛运用于节能建材、冷链产业、光伏产业等各个领域。

选择宁波,用团队成员王明辉的话来说,是因为他看到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希望。量产,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厂房,奉化早早地便为降温薄膜项目物色起过渡厂房,“最多跑一次”还不够,奉化区组成专门团队,为项目审批“上门服务”。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第一条生产线成功试运行,并完成首批产品下线。

对项目发展的前景,对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对宁波潜力的综合考量,让王明辉举家落户在宁波。和他一样的,还有团队中的绝大多数人,其中不乏院士、世界顶尖科学家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

据悉,宁波市68家研究院已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拥有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276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2项,拥有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超过3600件。其中2018年以来引进的20家研究院中,科研人员有1000多人,科研团队105个,申请发明专利146项。

“最强大脑”的虹吸效应显著——截至去年9月份,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连续18个月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国内的其他制造业大市;2019年,宁波新引进大学生13.7万人,同比增长65.2%。以人才为核心,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汇集,无疑正在把宁波制造业的长板拉得更长。

科技成果转化的“起航地”

产业孵化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主导者,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布会,展示移动版工业操作系统suplink。同年,蓝卓等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项目,这是工信部当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公开招标的40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与5g直接相关的项目。

作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孵化的企业,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是院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将持续孵化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科技公司,将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研究院内还有中控微电子、国利网安等8个优质孵化项目。

产业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但现实情况却是,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一般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成为摆在不少研究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主要采取的正是直接孵化,走通最后一公里的模式,而像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考虑更多的则是将大学本部资源带到宁波来,与本地产业链实现“强强联合”。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每一家研究院其实都是一名探路者,他们不断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共通的是,多类型、市场化的研究院体制机制正有效激发宁波“造血”的活力。 

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日前,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和兵科院宁波分院、均胜电子、激智科技、长阳科技、永新光学、卢米蓝等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招收的15名工程博士可以带着他们原先在企业中操作的课题来研究院上课、做科研、做转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研发实力。

去年,国际供应链专家、曾在国际知名工业自动化企业工作多年的熊博士加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他看来,不管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精益生产、运营改善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造环节,他希望借助自己这些年的技术积累,更好的为宁波企业做一些服务工作。

还有20多名院士、万人、杰青、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和智能制造领域工程师人才,怀揣着与熊博士同样的心情加入这里。他们参与了雅戈尔年产13万套高端定制西服智能工厂项目、建新赵氏集团汽车底盘系统智能化工厂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做到了“定制化”。而面对一众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他们想的是如何“通用化”——开发一套智云端设备,解决了不同设备之间数据交互的难题——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不放弃工厂原有设备,是一种最简单、最省钱的方式。

自2018年4月开院以来,智研院为宁波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近70家,智云端设备上云服务50家,数字化工厂规划设计与工程服务15家,累计服务制造企业超300家,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平均高达30%以上,物流运转效率提升高达15%以上。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意识到,机器换人、智能化、建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宁波426家“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企业表示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以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今年2月初,宁波各地都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现象,主要生产n95口罩的长城卫生材料厂也陷入了“老设备产能上不去,新设备没技术人员来安装”的窘境。智研院专家团队立即上门进行联合会诊,在没有图纸和源程序的情况下完成了电控系统更换和优化,紧急解除故障并恢复了生产,并提供连续数日的24小时陪产服务,产能在短短10天里翻了一倍。

同时,疫情期间,宁波科技局牵头成立了“爱心科技人”志愿者平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智研院等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高等院校及8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主动加入,提供专家志愿者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复工企业免费提供科技支撑、应急服务。

来源:宁波晚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